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

專攻及研究有機稻米-福耀伯

有機就是生機,土地恢復原有的生機,
看到豐富的生態,讓人吃了更健康。

福耀伯老了,心臟不好,隨時都有再見的可能,最大的希望就是讓孩子們能傳承福耀有機農場。三星行健村因發展有機事業,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鄉打拼。

三星蔥、上將梨已打出名號,將來有更多農產品加了『三星』二字就是品質好的保證。




某天,跟鄉親閒聊時,大家都意識到噴灑農藥過程會傷害到自己身體,現今社會風氣流行回歸到古早最自然的生活方式。於是你一言,我一語的,大家決定一起來做有機農產品。

沒想到,轉作有國家認證的有機農產品,要記錄工作程序,保留收據,收割要區分什麼緩衝區,連賣給誰,每個都要詳細記錄,呼!…對拿鋤頭的農民來說,因陌生而覺得好麻煩。

還好前村長-張美女士熱心組成合作社,還請慈心認證公司派人來協助填寫,眾多鄉民,坤漳、高男、勇仔情義相挺幫助福耀伯,讓他打消退出的念頭,過了一個年頭,適應了,更慶幸當初加入有機農作這行列,專攻及研究做有機,有機稻米,越做心越順。

福耀伯自己也說身體不如年輕時好,從轉作有機的深刻心路歷程,讓他體會到有機就是生機的理念,能讓土地恢復原有的生機,讓人吃了更健康。從福耀有機農場的豐富生態,看到經營有機的美麗遠景。

撰寫/ 福耀伯的女兒 宜靜

Related Posts:

  • 從小在地的行健農友-邱庭義種植有機作物,讓土地漸漸恢復健康,找出老農友久遠的務農記憶,傳承給下個世代。勇伯每次見到勇伯他總是很熱情的打招呼,開朗的笑容是他的註冊商標,第一次去找他,他還主動要拍照呢!勇伯,本名邱庭義,從小就是在地的行健農友。跟著大人一起下田,久而久之就會了,雖然小學畢業後也陸陸續續接觸了許多不同領域的行業,如醫院助理、印花工廠調染劑、磨鋸子、鐵工、開計程車…等。但最後還是回到老家來種田。村子環境小時候,在田裡工作時常常會被土蜂叮,被水田裡的蛆咬。在開始使用… Read More
  • 105年度百大青農-林意評喝一罐大哥意評大哥有個很有趣的自我介紹,「大家好,我叫林意評,可以叫我喝一罐(台)」意評大哥是土生土長宜蘭三星人,在回鄉務農前,原本在南非(史瓦濟南)擔任總廠長特助,回國後就在桃園機場上班,從事生鮮水果進出口報關業務,因為熱愛大自然不習慣都市生活,放棄機場百萬年薪,於102年看到父母親辛苦務農才決定回鄉務農,目前從事有機農產品種植,主要以有機金棗為主。六百塊的金棗意評大哥回鄉的契機始於,看到父母所種植有機農產品在銷售方面遇到很多困難。記得在民國9… Read More
  • 做有機照步走,介辛苦,不能放 - 春義伯笑容可掬每次見面時總是帶著招牌笑容的春義伯,本名陳春義。小時候從爸爸那一代就開始幫忙家裡務農,7歲開始放牛,14歲開始幫人搬堆磚頭,19歲開始去做堤防工程,後來才開始做田。夫唱婦隨從小家裡務農,沒錢買農機具的陳家,舉凡插秧、除草、施肥、割稻全都自己來,春義伯也說以前鄉下的女人,在農忙時期是相當勞碌的,除了早中晚正餐之外,上午、下午還各有一餐點心。一天裡花在煮飯的時間就佔了大半,那時妻子還懷孕大肚子也不得閒,一早起來就要準備早餐,那個時候煮飯還是用… Read More
  • 最有效的認證是人-何素華用心去做有機,自然就會被認同一切都是緣分第一次見到素華姐,就覺得她有一種相當親切的鄰家阿姨的感覺,她分享會回來種田其實一切都是緣分。由於之前罹患疾病,讓家人深深的擔憂,在賴青松老師的鼓勵與張美主席的熱情感染下,決定改行成為一個農夫。而且因為討厭農藥的味道,所以不願意噴灑農藥,但也因此意外的走入有機種植的行列。素華姐的有機田加有機菜園雖然只有五分多地,但可以自給自足了。最有效的認證是人素華姐也分享她對於有機的看法,她認為所謂的有機認證,有時候只不過… Read More
  • 經歷過三個農業世代-林阿土老當益壯今年82歲的阿土伯,現在是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中年紀最大的農友。從小跟著家裡務農,小時候牽牛、教小牛犁田、割草,漸漸的熟悉各項農務。阿土伯說他們這個年紀的人是種田種的最艱苦的,小時候常常要躲空襲,在田裡工作時聽到空襲警報就要趕快將工作丟一旁,趕快躲到樹下,等警報過後再回到田裡工作。除了躲空襲警報外,在日治時期,作物收成後只能留下自家食用的那部分,其他的量得上繳給政府;碾米時,還得先向政府登記,核准後才可以將米拿到碾米廠碾製。堆草垺在稻作… Read More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